二点委夜蛾 (彩图69、 彩图70) 属鳞翅目夜蛾科, 是危害玉
米生长的一种新害虫, 该害虫幼虫体色灰黄色, 腹部背面有两条褐
色背侧线, 因为它的中室中部和端部各有一个小黑点, 故名为二点
委夜蛾。 它分布于日本、 朝鲜、 俄罗斯、 欧洲等地, 近年流入我国
华北、 西北、 华中、 华东等地, 成为我国一种新型害虫。 在一些地
区的玉米地块中, 发生田平均有虫株 率 20%, 高 的 达 到 30%~
50%, 平均死苗率达15.4%, 发生重的地块玉米死苗率达50%~
60%; 平均有虫3~4头/株, 高的达8~9头/株, 发生地块出现缺
苗断垄, 部分地块造成毁种。 2005~2010年在河北省发现该虫危
害夏玉米幼苗, 2011年, 山东、 河南、 安徽等地相继发现, 并给
玉米造成较大危害。 该虫在形态学上与地老虎等存在明显区别。
(1) 为害特点 主要以幼虫为害玉米幼苗。 为害症状依玉米苗
龄大小分为两类。 在玉米幼苗3~5叶期的地块, 幼虫主要咬食玉
米茎基部, 形成3~4毫米圆形或椭圆形孔洞, 并钻入蛀食 (这是
与黄地老虎相区别的主要特征), 切断营养输送, 造成地上部玉米
心叶萎蔫枯死。 在玉米苗较大 (8~10叶期) 的地块, 幼虫主要咬
断玉米根部, 包括气生根和主根, 当一侧的部分根被咬断后造成玉
米倒伏, 但不萎蔫, 严重者枯死。 为害株率一般在1%~5%, 严
重地块达 15%~20%。 由于该虫潜伏在玉米田的碎麦秸下为害玉
米根茎部, 一般喷雾难以奏效。 玉米进入成株期后, 由于根茎发
达, 幼虫难以咬食, 不再受害。
(2) 识别要点
① 成虫 体长10~12毫米, 翅展20毫米。 雌虫体会略大于
雄虫。 头、 胸、 腹灰褐色。 前翅灰褐色, 有暗褐色细点; 内线、 外
线暗褐色, 环纹为一黑点; 肾纹小, 有黑点组成的边缘, 外侧中
凹, 有一白点; 外线波浪形, 翅外缘有一列黑点。 后翅白色微褐,
端区暗褐色。 腹部灰褐色。
② 卵 馒头状, 上有纵脊, 初产黄绿色, 后土黄色。 直径不
到1毫米。
316第四章 玉米主要病虫害全程监控技术
③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 20 毫米左右, 体色灰黄色, 头部褐
色。 幼虫1.4~1.8厘米长, 黄灰色或黑褐色, 比较明显的特征是
个体节有一个倒三角形深褐色斑纹, 腹部背面有两条褐色背侧线,
到胸节消失。 幼虫受到惊扰呈 “C” 形, 类似地老虎, 但个体比地
老虎小。
④ 蛹 长10毫米左右, 化蛹初期淡黄褐色, 逐渐变为褐色,
老熟幼虫入土做一丝质土茧包被内化蛹。
(3) 发生规律 该虫尤其以小麦套播的玉米田发生重, 主要以
幼虫躲在玉米幼苗周围的碎麦秸下或在2~5厘米的表土层危害玉
米苗, 在田间呈聚集型分布, 白天潜伏在麦秸麦糠底部, 虫体颜色
与土壤颜色相近,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不易被发现, 晚上爬行至玉
米基部咬食玉米茎基部或气生根。 一般一株有虫1~2头, 多的达
10~20头。 近年来各地禁烧麦秸, 也为二点委夜蛾的发生提供了
适宜的生存环境, 虫源积累逐年加大。 此外, 麦收后留在田间的麦
粒萌发后成为二点委夜蛾的嗜好食物, 也有利于其生长和繁殖。 成
虫有趋光性。 棉田倒茬玉米田比重茬玉米田发生严重, 麦糠麦秸覆
盖面积大比没有麦秸麦糠覆盖的严重, 播种时间晚比播种时间早的
严重, 田间湿度大比湿度小的严重。
(4) 防治方法 防治工作中要掌握早防早控, “治早治小, 灭
虫保苗”, 一般在玉米苗期 (9叶前), 如发现百株虫口密度达到20
头以上, 或田间被害死苗率在 5%左右时, 即可确定为防治对象
田, 要及时开展防治。 或当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倾斜时, 要立
即开始防治。
① 农业措施 及时清除玉米苗基部麦秸、 杂草等覆盖物, 消
除其发生的有利环境条件。 一定要把覆盖在玉米垄中的麦糠麦秸全
部清除到远离植株的玉米大行间并裸露出地面, 便于药剂能直接接
触到二点委夜蛾。 如果只是全田药剂喷雾, 而不是不顺垄灌根的防
治, 几乎没有效果, 不清理麦秸麦糠只顺垄药剂灌根的玉米田防治
效果稍差。 要培土扶苗。 对倒伏的大苗, 在积极进行除虫的同时,
不要毁苗, 而应培土扶苗, 力争促使今后的气生根健壮, 恢复正常
生长。
317玉米优质高产问答
② 性诱剂诱杀 选用外径25厘米、 内径23厘米、 深8厘米
的硬质再生塑料盆 (绿色最好, 其次为蓝、 黄、 红、 棕、 黑、 白
色, 注意不能用软质薄盆, 因其受日晒易发软开裂), 在盆沿下1
厘米处对称钻两个排水孔, 加一勺洗衣粉 (浓度约0.3%) 或少量
洗涤液, 搅匀。 调节铁丝高度, 使诱芯底部高出水面0.5~1.0厘
米。 诱盆高度0.8~1.3米, 且高于作物20厘米, 放置时远离房屋
等障碍物。 二点委夜蛾性诱剂一般每亩放3盆, 均匀布放, 盆距约
为15米, 大面积统一使用时, 周边地带的诱盆密度应比中心区大
一些。 如因简陋利用其他盛水容器 (如大碗) 代替标准水盆时, 应
适当增加诱捕器密度, 以便尽快杀死羽化成虫。 每1~2天将死蛾
捞出, 并及时调整盆口铁丝或加水, 保持诱芯底部高出水面0.5~
1.0厘米。 每周或大雨过后补加一次洗衣粉。 根据诱芯有效期, 及
时更换诱芯。
③ 毒饵诱杀 每亩用4~5千克炒香的麦麸或粉碎后炒香的棉
籽饼, 与对少量水的90%晶体敌百虫, 或48%毒死蜱乳油500克
拌成毒饵, 于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④ 毒土防治 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300~500毫升拌25千
克细土, 于早晨顺垄撒在玉米苗边, 防效较好。 用有机磷农药+阿
维菌素, 配成毒土, 撒于幼苗根部, 注意不要撒在叶片上。 注意,
喷施烟嘧磺隆的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⑤ 喷灌防治 重发田块, 可以将喷头拧下, 逐株顺茎滴药液,
或用直喷 头 喷 根 茎 部, 药 剂 可 选 用 48% 毒 死 蜱 乳 油 1500 倍 液、
30%乙 酰 甲 胺 磷 乳 油 1000 倍 液, 或 4.5% 高 效 氟 氯 氰 菊 酯 乳 油
2500倍液。 药液量要大, 保证渗到玉米根围30厘米左右的害虫藏
匿的地方。
⑥ 灌根防治 特别严重的田块, 可采用随水灌药的办法, 每
亩用48%毒死蜱乳油1千克, 或40%辛硫磷乳油1250毫升+48%
毒死蜱乳油250毫升, 采用垄头滴药的方法随水灌入田中。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5 16:11 , Processed in 0.24092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