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纹枯病属于真菌类病害, 在全国茭白种植地均有发生, 由于
生产上氮素化肥用量增加等原因, 该病发生日趋严重。 破坏茭白组织
和茎、 叶的光合作用, 削弱根部吸收能力, 减少茭白的营养物质积
累, 一般病株率30%~50%, 重病田块发生率80%以上, 严重时能
引起茭白的腐烂、 倒伏等。 茭白纹枯病属于高温高湿性病害, 温度
25~32℃、 相对湿度达95%以上时发病重。 在茭白田里, 植株内的
小气候对茭白病害发生的影响作用尤为明显。 7月中旬至8月中旬气
温高, 降雨多, 田间湿度大, 且茭株生长旺盛, 基部通风透气性较
差, 是田间茭白纹枯病发生的主要时期。
(1) 发病症状 主要为害叶鞘和叶片, 分蘖期至结茭期易发病。
发病初期, 近水面的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水浸状、 边缘不清晰的小斑
点, 后逐渐扩大变成圆形至椭圆形或不定形病斑, 似地图或云纹状,
斑中部干时淡褐色至灰白色, 潮湿时墨绿色至绿褐色, 边缘深褐色,
病健部分界明显。 以后多个病斑相互重叠而成云纹状或虎斑状大斑,
病斑由下向上扩展, 延伸至叶片。 严重时叶鞘变褐、 腐烂, 叶片提早
发黄枯死, 茭肉干瘪, 不堪食用。 在潮湿条件下, 病部可见灰白色蛛
丝网状物 (病菌菌丝体), 后期表现为由菌丝体纠结而成的萝卜籽粒
的菌核。 成熟后的菌核散落于田间表面, 幼嫩菌核呈白色至乳白色绒
球状, 老熟菌核茶褐色, 表面粗糙, 仔细观察其呈海绵状孔, 或似蜂
窝状, 易脱落。
(2) 防治方法
① 农业防治 重病区实行3年以上水旱轮作, 防治效果在90%
以上。 种植茭白前清除田间菌源, 春季茭白田灌水或翻耕耙平后, 可
用纱布袋、 淘米箩、 簸箕等工具捞取下风向的田边和田角混杂有菌核
的浪渣, 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 (不能还田做肥料)。 在用肥上, 采取
前促 (分蘖)、 中控 (无效分蘖)、 后补 (催茭肥促孕茭) 的施肥策
略, 配方施肥, 施足基肥, 多施腐熟有机肥, 适当增施磷、 钾肥, 避
免偏施氮肥, 增施石灰, 降酸增钙。 在水浆管理上, 应根据茭白不同
生长期对灌水深度的不同要求, 以水调温, 以水调肥, 避免长期深
灌, 对水位的要求是应前浅、 中晒、 后湿润。 台风暴雨季节要注意排
水, 每次追肥前应适当施浅田水, 施肥后待肥料被土壤吸收后再适度
灌田水。 及时摘除下部黄叶、 病叶。 实行品种的合理搭配, 改单一品
种和多品种合理种植。 合理密植。
② 化学防治 药剂保护重点应在植株上部的几片功能叶上, 防
治适期应在分蘖期和孕茭前期, 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 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30%苯甲·丙环唑乳油
5000倍液、 43%戊唑醇悬浮剂5000倍液、 4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
剂500倍液、 40%多菌灵·井冈霉素悬浮剂500~700倍液、 16%噻
嗪酮·井冈霉素悬浮剂800~1000 倍液、 5%井冈霉素水剂1000~
1200倍液、 22%井冈·杀虫双水剂300~400倍液、 20%三环唑·井
冈霉素悬浮剂600~800倍液、 12.5%唏唑醇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
50%福美甲胂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50%甲基硫菌灵或50%多菌灵
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7~10天1次, 共2~3次。
注意喷雾要均匀, 药量要喷足, 每亩应喷洒配好的药液80~100
千克, 可在药液中添加适量洗衣粉, 有利于药液黏附在茭白株体上。
除井冈霉素外, 其他药剂也可采用撒毒土法, 每亩用药0.2~0.3千
克, 拌湿细土50千克后撒施田间, 施药时田间一定要有水层。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5 18:48 , Processed in 0.36413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