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鬼帚病,又名丛枝病、秃枝病、扫帚病、胡芽、麻风病、虎穗等,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浙江和台湾等省(区),本病在福建为害严重。在广东、广西为害较福建轻。病树的花穗、枝梢生长畸形,发病枝梢上的花穗不能结实,病树树势衰弱,产量逐年下降,常年减产20%-30%,严重时全无收成,终致全树死亡。 症状主要为害春梢及花穗,嫩梢受害,幼叶狭窄,淡绿色,叶缘卷曲,不能展开,严重的全叶呈现线状扭曲,成叶受害,羽状复叶的小叶叶柄常扁化变宽。叶片凹凸不平,卷曲皱缩,叶尖,叶缘向叶背卷曲,叶脉淡黄绿色(脉明),对光透视可见脉间呈现大小不等,不规则形的黄绿色斑驳。发病严重时,梢端叶片呈现线状的畸形叶,不能展开,烟褐色,有时在枝梢上同时具有畸形叶和大小正常叶,但叶面凹凸不平,具明显斑驳。病树叶片多为各种畸形叶,容易脱落成秃枝。有时同一枝条上,春、秋梢叶片畸形,而夏梢叶片生长正常。发病严重的植株、嫩梢顶部的畸形叶,常全都秃落成秃枝,秃枝节间缩短,所生的侧枝节间亦缩短,成丛生、扫帚状的褐色无叶枝群,果农称之为“扫帚病”、“鬼帚病”和“胡芽”。 花器受害,常因节间缩短,花穗呈丛生短簇状,质柔软而稍臃肿,花畸形膨大,不正常地密集在一起,故有“虎穗”或“鬼穗”之称。一般不开花不结果,或开花结果但是果实发育不良,果小,果肉淡而无味,无食用价值,发病花穗褐色干枯,经久不落。 病原Longanwitchesbroomwirus本病原为龙眼丛枝病毒。为一种线状质粒,大小为12纳米×1000纳米,只存在于寄主筛管内,多数是许多粒子聚在一起,很少是单个独自存在的,最近采用聚乙二醇分离提纯方法和浸出法,在病树的枝梢茎皮、叶片、叶柄和叶脉上观察到一种球形或不规则状质粒,大小为40-70毫微米,可能为类菌质体,或病毒与类菌质体复合感染,尚待进一步研究。 侵染循环本病的初侵染,主要借带病苗木、接穗和种子传播,亦可通过嫁接传染。田间自然传播、媒介尚未明确,根据调查可能与荔枝椿蟓、白蛾蜡蝉、角颊木虱等刺吸式口器昆虫有关。 发病条件幼年树比成年树较易感病,受害亦较严重。凡栽培管理粗放的果园,荔枝椿蟓、白蛾蜡蝉和木虱为害严重的发病较多,树势衰弱,秋梢抽发不整齐,在寒潮来临时,尚未生长充实的冬梢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本病主要通过繁殖材料传播,因此在防治上应采取以培育无病苗木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①严格实行检疫,禁止病苗、病接穗和带病种子传入新区(无病区)和新果园。②培育无病苗木,用无病、品质优良的母本树的种子或接穗育苗,严禁从病树上高压苗木。③结合修剪、疏花疏果等作业,剪除病枝、病穗,拔除病苗,集中烧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势的扩展,延长结果年限。及时防治木虱、椿象、白蛾蜡蝉等害虫。 加强栽培管理,发现零星发病的植株,应立即砍伐烧毁,在龙眼生长期中,注意适时适量施肥,增强树体健壮,提高抗病力,采果前后在施用氮肥的同时,合理施用磷、钾肥,促使秋梢及时萌发、充实,增强抗寒力,可减少秋梢发病。 柯冠武(1990)认为龙眼枝梢叶片和花穗所表现的鬼帚症状,是枝梢新害虫――龙眼亥麦蛾(Hypadimalonganae)幼虫蛀食新梢木质所形成的“隧道”,破坏输导组织,导致上下水分失调所引起的。新梢、嫩叶因缺水表现卷曲皱缩呈丛枝状。秋梢结果母枝展叶期亥麦娥蛀入,由于秋梢生长快且壮,叶片不表现卷曲皱缩,仅在木质部蛀食并化蛹越冬,或龙眼花序形成期蛀食主侧花序,当侧花序快速生长和花器官形成时,同样因缺水,表现出密集花丝和肥大花朵。据福建莆田产区果农经验认为:及时而彻底地剪除被害的枝条、花穗并集中烧毁,减少虫源,同时结合各次梢期喷布治虫农药,即便在龙眼鬼帚病症状表现严重的龙眼园,也能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至于龙眼鬼帚病认为是丛枝病毒线状质粒引起,但是在病树也发现类菌质体,或与病毒复合感染,至今病源尚未弄清,已应用聚乙二醇分离纯病原也至今尚未回接试验。因此,龙眼鬼帚症状是虫还是病引起,仍都须进行回接试验加以验证。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5 18:42 , Processed in 0.387497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