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分为单季茭和双季茭。 1、单季茭 春季栽培,当年秋天即可采收以后每年9月上旬至11月收一次,称秋茭或8月茭。种植一次,可连续采收2-3年,再更新栽植。植株生长旺盛,匍匐茎入土深,抗旱,产量较低。如杭州象牙茭、一点红、青种茭、真晚茭、媒婆茭,温州迟茭,广州大苗,武汉红麻壳子等。 (1)红麻壳子 茭壳青绿色,下部筋脉有淡红斑,故得名。茭肉肥大,长30 厘米,横径4.5厘米,棒锤形,中下部粗壮,黄白色,肉白色,单茭重15克,肥嫩,品质好。 (2)大苗(硬尾茭白)嫩茎纺锤形,长17厘米,横径6厘米,具3-4节,单菱重15-20克。耐热耐肥,肉白色,结茭部位高。品质佳,亩产1250-1500公斤、广州9-11月收。 2、秋复双季茭 一般春季或夏秋种植,当年秋分至霜降第一次采收,称为秋茭(米茭)亩产750-1000公斤,老株留田中越冬,翌年更新萌发的茭苗于夏至到小暑第二次采收,称蚕茭(麦茭),亩产1500-1750公斤,采收后可再留至秋季采第三次,产量较低,收后重新种植。早熟品种有无锡早茭、中介茭、晏茭,苏州小腊台,中腊台,杭州蚂蚁蚕茭、半大蚕茭、核子蚕茭等。 (1)无锡晏茭 分蘖旺盛、晚熟、菱笋肥大、品质最佳,产量高、肉茎表面有许多瘤状突起皱纹,色白,亩产秋茭750-1000公斤,夏茭1250-1500公斤。 (2)半大蚕茭 茭笋自3-4节而成,长17.5-24厘米,横茎3厘米,重57克左右,表面色淡绿,肉纯白,品质佳。亩产秋茭350-400公斤,夏茭1250-1500公斤。 (3)苏州小蜡台 茭笋肉短而圆,节位突出成盘,形似蜡台,顶尖,两端细中间粗而圆,肉质结实,味甜、纤维少,单茭重30克。在中熟种中品质为最好。亩产秋茭600公斤,夏菱1250-1500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