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老虎是我国分布广,危害重的地下害虫之一,食性很杂,主要以幼虫为害各种作物幼苗。危害严重时,常造成缺苗断垄,造成减产。那么,危害如此大的地老虎该如何防范呢?跟随耕种帮一起来看看吧! 地老虎发生规律 地老虎在我国不同地区发生代数不同,一般年发生3-4代。以蛹及幼虫在土内越冬。次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大量羽化。 第一代幼虫发生最多,为害最重。1―2龄幼虫群集幼苗顶心嫩叶,昼夜取食,3龄后开始分散为害,共6龄。白天潜伏根际表土附近,夜出咬食幼苗,并能把咬断的幼苗拖人士穴内。成虫昼伏夜出,趋化性强,对发酵的酸甜气味和萎蔫的杨树枝把有较强的趋性,对黑光灯也有强烈的趋性。 成虫羽化后1~2天开始交配,交配后第2天即产卵。卵散产,多产在土块及地面缝隙内,有时也产在土面的枯草茎或茎杆上,少数产在作物叶片反面。产卵量与所获得的补充营养的质量、幼虫期的营养有关。每雌产卵可达1000粒以上,多的可达2000粒以上。 地老虎防范措施 1、清洁田园 早春铲除地头、地边、田埂路旁的杂草,以消灭一部分卵或幼虫。 2、精耕细作 春耕多耙,消灭土壤中的地老虎卵粒;秋季对深翻土壤,暴晒2-3天,杀死隐藏在土壤中的幼虫和蛹,减少越冬基数。 3、诱杀成虫和幼虫 成虫防治:利用成虫对酸、甜等物质的嗜好及趋光性,用糖、醋、酒混合液,或黑光灯进行诱杀。 幼虫防治:用泡桐树叶诱杀,也可用灰菜、苜蓿、艾蒿、青蒿等混合,在傍晚的时候,以小堆的方式放置在菜地,第二年清晨捕杀堆内幼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