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个用肥大国,尤其是氮肥,近几年平均用量在2100万吨左右(纯养分),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氮肥品位不高,低浓度的氮肥占50%左右。依据我国现有的使用状况和施肥技术,氮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氮肥利用率较低,不仅造成资源浪费,生产效益下降,而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耕种帮建议改进氮肥的施用技术对于提高氮肥的肥效,减少氮肥的损失,发挥氮肥的增产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氮肥合理分配氮肥的合理分配要考虑到氮肥施用的地区、土壤性质、作物等综合因素。 1、土壤性质首先考虑土壤本身的供氮水平,因地制宜的施用氮肥。根据土壤肥力的状况确定施肥量,肥力高的地块少施,肥力低的地块多施。氮肥分配到中、低肥力田块的比例大于高肥力田块。因为中低肥力田块的增产潜力大于高肥力田块,根据多年多点肥料试验结果表明,中、低田块每公斤氮增产稻谷4千克,小麦5千克,玉米5.5千克,比高产地增产潜力大。土壤对不同类型的氮肥也有很强的选择性,酸性土壤可选择碱性肥料和生理碱性肥料及中性肥料,如氨水、碳酸氢铵、尿素、硝酸钙等,施用这些肥料可降低土壤酸度或不引起土壤酸度提高,而且有利于硝态氮的吸收。在碱性土壤上可选择酸性肥料和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中和土壤碱度,利于作物对铵态氮的吸收,同时,碱性土壤不易施用氯化铵和硝酸钠肥料,避免土壤盐分的积累,引起盐碱化。土壤剖面构型和质地轻重影响土壤的保肥能力。土壤剖面构型呈上粘(重)下沙(轻)或整体沙质的土壤,保肥能力较差,养分易淋溶流失,因此耕种帮建议在沙质土壤上施用氮肥应少量多次,基肥少施,增加追肥次数,同时不适于施用硝态氮肥;土壤剖面构型呈上沙(轻)下粘(重)或整体质地适中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强,因此氮肥做为基肥施用量可以相对增大,适当减少追肥次数。 2、作物的营养特性作物对于氮肥也具有选择性,不同作物种类对于氮肥的形态和品种的选择不一样。果树、蔬菜、烟草施用硝酸铵,肥效较好,既能提高作物产量又能改善品质;薯类、大蒜是喜硫作物,施用硫酸铵增产效果较好,薯类、果树、烟草等作物忌施氯化铵。在氮肥中尿素、碳酸氢铵和氨水适用于各种作物、无明显的选择性。不同作物对氮肥需求量不同。水稻、小麦、高梁、玉米等禾谷类作物,以及棉花、蔬菜、果树是需氮较多的作物,氮肥的施用量应大些。大豆、花生等豆类作物有根瘤菌共生固氮,对氮要求不迫切,可以少施或不施氮肥。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需肥能力不同,水稻中的杂交稻、粳稻等,由于根系发达,吸收和需求氮量比常规稻多。据试验,杂交早稻亩产500kg,吸收氮9.1-9.75kg,而常规水稻吸收7.8-9.55kg。因此耕种帮建议氮肥的分配应结合作物的需肥特点,满足各种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 3、地区、季节和气候等条件不同地区的农业布局和季节性降水等气候的差异很大。在南方高温多雨地区及灌溉地区,应优先分配铵态氮肥,铵根离子在土壤中吸附性强,不易流失。在这些地区,特别是水田应少施或不施硝态氮肥,水田一般多施用碳酸氢铵、氨水、氯化铵和尿素等肥料,氯化铵施在水田可以使氯离子迁移,减少其危害,同时又可以降低土壤中硝化和反硝化作用的进行;对潜育化水田,少施或不施硫酸铵,以免增加硫化氢的毒害。北方低温少雨干旱地区,施用硝态氮肥效果较好,由于硝酸根离子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大,随着土壤的水分运动,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而且可以减少氮的挥发和损失。 二、氮肥施用量和时期1、合理施肥量。掌握氮肥合理施用量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和增加效益的重要环节,它与作物种类、土壤肥力水平,气候条件和施肥技术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养分平衡配方施肥法来计算施肥量。氮肥的需求量,主要根据目标产量、土壤供肥量、肥料利用率、肥料中有效养分的含量等四个参数来计算。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5:58 , Processed in 2.691550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