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灰霉病是韭菜上一种常见且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尤其对保护地栽培的韭菜危害十分严重,造成韭菜产量下降,品质低劣,商品价值很低。韭菜灰霉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露天栽培作物,一般发病时间为春、秋多雨季,因各地地域不同,有一定差异;保护地栽培作物发病时期集中在11月至翌年4月份,以遇连阴天,棚外气温低,不敢、不宜放风,导致棚内湿度大、结露持续时间长,达到病菌繁殖条件时,病菌繁殖加快,病情快速蔓延,危害加重。 韭菜灰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传病害,可随空气、水流以及农事作业传播。病害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初期叶面上生白色至浅褐色的小点,一般正面多于叶背面,斑点扩大后呈椭圆形至梭形,湿度大时表面生稀疏的霉层,后期病斑互相联合成大片枯死斑,致使半叶或全叶枯死。在枯死部可见到圆形或不规则黑色的小菌核。 韭菜灰霉病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黄苗、克霉l号、中韭2号、雪韭等。 2、要注意棚室内通风降湿,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物健康生长,增加植物抗病性。割韭菜后,要病叶,带到棚外深埋或烧毁。 3、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 800倍液,或50%扑海因15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武夷菌素 150倍液喷雾,或棚室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200一250克或5%灭克粉尘剂每亩l公斤。以上药剂10天喷1次,连喷2~3次。 4、遇到低温阴雨天气,大棚内湿度较大时,采用药剂熏蒸处理,每亩用45%百菌清烟剂250克,分放4-5处,于傍晚密闭大棚,点燃后关闭大棚。此法5-7天熏一次,连续处理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