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爬山虎的主要害虫有:
(1)大袋蛾,雄成虫体长15-20. 5毫米,翅展35-44毫米,呈黑褐色,具浅色 纵纹;前翅为红褐色,具有几个透明斑;后翅为红褐色。雌成虫翅退化,体长20-30毫米,肥胖,足退化,呈淡黄色或乳白色,具深色斑,卵为椭圆形,黄色。老熟幼 虫为红褐色至黄褐色,蛹赤褐色。食性甚杂,已知寄主植物达600多种,包括林木、 果树、农作物、观赏植物等类。幼虫蚕食植物叶片而成缺刻与孔洞,重时可把叶片 食光。
防治方法:除冬季人工摘除袋褒销毁外,可在低龄幼虫期喷施洲%晶体敌百 虫水溶液或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溶液或2. 5%溴氰菊酯乳油5 000倍液。
(2)蚱蜢,雌成虫体长28-35毫米,雄成虫体长19-23毫米。成虫为淡绿色 至枯黄色,雌大雄小,头呈锥形,后翅基部为红色。初孵若虫常群集叶部取食,被害 叶片呈网状;稍后即分散取食,造成叶片缺刻和孔洞;严重危害时可将叶片吃光。 华中地区一年二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为孵化盛期,第二代若虫8月 上、中旬为孵化盛期。防治时,对初孵群集若虫可用人工捕杀,大发生时可用50% 杀螟松乳剂1 000倍亚胺硫磷1 000倍液喷雾。
(3)美国白灯蛾,成虫体长9-13毫米,翅展23-44毫米,为白色;大部分雄 虫个体前翅具几个或多个小褐点;雌虫前翅大部分为纯白色。卵为球形,直径为 0.4-0.5毫米。幼虫有黑头形与红头型两类,老熟时体长28-35毫米;胸、腹部 为灰褐色到灰黑色,具黑、黄色毛瘤。蛹呈暗红褐色,外披淡灰色丝质薄茧。其食 性极杂,寄主植物除杨、柳、法国梧桐、樱花、白蜡等行道树外,有海棠、丁香、桃、李、 五叶枫、绣球珍珠、爬山虎等。我国辽宁省丹东地区为一年二代,以蛹结茧在老树 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羽化。两代成虫发生期分 别在5月中旬-6月下旬、7月下旬-8月中旬;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7月 下旬、8月上旬-11月上旬。幼虫危害盛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下 旬-9月下旬,9月初开始陆续化蛹越冬。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产卵于 叶背;层排列成块,卵块上覆盖白色的鳞毛。幼虫孵出几小时后即拉丝结网,3-4 龄时网幕直径可达1米以上。要注意加强检疫工作,在4龄以前可喷施90%敌百 虫,或80%敌敌畏各800-1 000倍液,还可采用剪除网幕、围草诱杀化蛹幼虫的方 法加以防治。
(4)梧桐天蛾,成虫翅展90-130毫米;为灰褐色,胸部背板两侧的纵条及 斑点、前翅中室下方的2纵条及顶角的曲线黑色;后翅呈棕色,臀角处的斑灰白色。卵为球形,初产时绿色,渐变为淡黄色。老熟幼虫体长90-110毫米,为绿 色,上面有紫色或褐色斑纹,尾角为绿色或褐色。蛹红褐色,喙鞘外露。幼虫取 食叶片,以蛹在土室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次年4月下旬羽化,成虫夜间活动, 趋光性强。卵产于叶背,卵期约20天。幼虫孵出后,先啮食表皮,随后蚕食叶 片,咬成大的缺刻和孔洞。危害以6-7月间最烈;幼虫老熟后入土化蛹;第一 代成虫于0-10月间出现,可结合冬翻消灭越冬虫蛹,悬挂黑光灯诱杀成蛾; 幼虫危害期可用50%辛硫磷1 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1 000倍液喷雾 防治。
发病条件:高湿度有利于发病,干燥环境下病害发展缓慢,且灰霉少。
防治方法:①控制湿度,注意通风透光,可减病害。②拔除病株,集中销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