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术要点。
生态习性
山茱萸高5米至10米,叶对生,卵状椭圆形,先花后叶,花期3月至4月,果期9月至10月。
山茱萸在华北地区种植应选择背风向阳处,喜疏松、深厚、透水性好的砂壤土,粘土中生长不良,喜湿怕涝,积水处易死亡。
水肥管理
山茱萸喜湿润,干旱可导致植株生长缓慢,落花落果。栽植第一年除浇好头三水外,从开花到落叶可每月浇一次水,夏季少浇或不浇水,雨后防止水大烂根。秋末应浇足浇透防冻水。总的原则是土壤坚持湿润而不积水。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每次浇水后及时松土,二是浇水要掌握好量,干旱期及生长旺盛期浇水量应充足,入秋后应当适当控制水量,以植株不萎蔫为宜。
山茱萸喜肥,栽植时可施入适量腐熟发酵的牛马粪作基肥,五六月施些氮磷钾复合肥,秋末或初冬结合冻水施芝麻酱渣或烘干鸡粪。翌年春萌芽时追施一次尿素,7月中旬追施磷钾复合肥,秋末再施些牛马粪或腐叶肥。第三年及以后春天追施氮肥,秋末施用圈肥即可。如植株长势不旺,可叶面施肥,春季或初夏喷施0.5%尿素溶液,夏季或初秋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次间隔7天,不可超越3次。
修剪整形
单干式山茱萸以自然开心形为好,丛生状山茱萸以圆头形为好。栽植时根据苗子树形进行修剪,以疏枝为主,辅以短截,目的调整株形,减少蒸腾量,提高成活率。定植成活后以坚持基本树形为主,重点对过密枝、下垂枝、交叉枝、内膛枝、病虫枝进行修剪。
繁殖方法
有播种、嫁接、扦插、压条等,以收获和嫁接最为常用。
1.收获选择长势健壮、株型好、果多果大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果实幼稚后,采取果大肉厚的果实,晾晒一周后,去除果皮,将果肉捣烂,反复淘洗后净种,然后用60℃温水浸泡两三天。于11月上旬按3∶1比例与湿砂混合,选择背风向阳处沙藏,上面覆盖麻袋,坚持湿润,并经常翻动。翌年3月初播种,收获前要对苗床进行消毒,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收获采用条播,行距为30厘米,种沟深3厘米至4厘米,播后立即覆土,灌水,并坚持土壤湿润。30天左右可出苗,苗期应及时插入杂草,幼苗长至10厘米高时进行间苗,株距为10厘米,6月底或7月初追施一次三要素复合肥。夏季注意遮阴,防止强光伤苗。入冬前浇足浇透防冻水,苗床内施农家肥,次年三月底可进行分栽。
2.嫁接嫁接繁殖具有成苗快、长势好的特点,一般以芽接为主。七八月进行,选取长势健壮的实生苗作砧木,接穗在已结果、无病虫害的母株上选取,嫁接采取“T字形盾芽嵌接法。接后用透明塑料带绑扎,将芽眼露出,成活后再解除塑料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