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草种进口环节增值税大家谈”专栏,目的是什么呢?不是想在讨论最后,告诉广大读者国家是收了草种进口环节增值税还是没有收,而是想和大家一起思考一些藏在这个问题背后的问题。 可喜的是,国内草种贸易商、国际草种供应商、农业部、国家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有关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在谈及草种进口环节增值税问题的同时,都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很多中国草业界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不妨回味一下。是否应该征收草种进口环节增值税的问题从哪儿来?按说一项商品收税与否,并不需要讨论。 白纸黑字的***放在那儿,照章执行就可以了,有什么可讨论的呢?问题出在不同部门对有关文件的个别词句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在执行时出现了偏差。海关总署对“移作他用”的解释是免税进口的草种谁进口的就该谁使用,卖给别人就是移作他用,就应该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 农业部则认为只要进口的种子最终还是种地用,没有当作粮食或工业原料,就不是移作他用,当然就可以享受免税待遇。“移作他用”到底该怎么理解呢?“用”是指用途的“用”,还是使用者的“用”呢? 这恐怕要等有关的新文件出台后才能做定论。政府行文需要严谨,文件中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最好要表述明确。为什么要对种子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呢?农业部认为,种子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良种是促进农业生产、积累种质资源的捷径,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保证,应该免税。 海关认为,免税进口的良种主要为科研推广机构提供品种资源,便于培育出新品种进行推广,所以可以免税。就科研推广用种可以免税的问题,双方已经达成共识。至于生产用种是否可以免税,恐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用于生产的草种是否应该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呢? 赞成收税的认为,我们应该摆脱对进口草种的依赖性,因为每年都进口大量的草种,国外公司就会在价格和供货质量上控制我们,甚至会让进口草种压得我们抬不起头来,这是很危险的。再说,我们国内草种品质不差,从南到北都有很好的牧草品种。最近国家已经投资4亿元巨资,建了20个草种生产基地。 如果对进口草种征税,反而促进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中国本地生产的、适合不同环境的草种。对进口草种征税,对草种国产化显然是一种支持。反对收税的认为,我国城市绿化美化事业和西部的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都需要大量优质草种。我国草种业起步较晚,育种工作薄弱,育成品种少。 目前,各地普遍采用多年的老土种和野生草种,这类种子种性差、质量低、病虫、杂草严重,且数量不足。现在购买草坪大多数都是政府行为,如果因为加了税而使草种价格提高,最终还是由政府出这笔钱。 而对买草种的农民来说,必然会增加支出,等于加重了农户的负担。现在很多地方种草是为了治理环境,对进口草种收税等于间接对治理环境收税,这似乎是不合理的。如果要征税,结果会怎么样?对这个问题,大家意见比较集中。 普遍认为,如果对草种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国内市场进口草种的价格肯定会上扬,相关草产品的价格也会上扬。这是我国用草单位面临的严冬还是国产草种业的春天?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如果全面征税时机不成熟,应该怎么个收法?有关专家认为,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制定一个草业发展长远规划,针对眼下进口草种征税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思路。 比如在进口草种的选择上,可以请有关专家展开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究竟需要哪些品种?需要多少?哪些品种需要保护?保护到什么程度?然后再用进口环节增值税杠杆加以调节,达到保护和发展我国草业的目的。 总之,我们“大家谈”问题背后的问题就是中国草业需要扶持,中国草业应该规范。惟有如此,中国草业才会更好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