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种帮种植网_提供实用农业种植技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国兰传统栽培方法的改进

2023-10-29 05:31| 发布者: 李先生| 查看: 30| 评论: 0


广东地区栽培中国兰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栽培方法上,特别是在栽植容器、基质及水肥管理和分株繁殖等方面形成了相应的习惯和传统,喜欢采用较大的栽植容器或釉盆,使用塘泥干基质,少肥制水等。我们对这些传统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
栽植容器
兰花喜润忌积水,栽植盆不宜采用传统的大盆或釉盆。经过试验采用15~2Ocm规格的素烧“花托”盆,对兰花栽培效果较好,原因是这种盆身较长,壁薄,透气及导热性能好。由于有利于热量传入,根系较为发达。
盆容较小,避免了基质积存大多水分及肥分,影响兰花的生长。而较大口径的栽植盆或釉盆由于体积较大,使用基质较多,盆内容易积存水分或肥分残存累积,造成兰花生长条件恶化;而盆大热量传入较慢,土温不易提高,气体交换速率较低。所以使用小口径容器,较易保持盆内水、气、热、肥的平衡,满足兰花的生长要求。使用小口径花盆栽培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兰花根系仅限于较少空间生长,根系密集,便于脱盆的无土包装运输,保持根系完好,提高商品率。
栽培基质
使用栽培基质方面传统栽培方法,多采用塘泥干碎粒,栽植兰株时按泥粒大中小顺序依次放入盆内。此栽培方法除了成本较大、工作耗时外,尚存在一定的缺陷,即较难维持兰株所需水、气、热、肥的平衡,为此,我们对栽培基质作了一些改进。其配方是,采用以较粗河沙为主,以7:3比例,混于水苔种植。这样,粗沙吸附能力较差有利于水分排除,不会积存较多水肥,且沙粒间空隙较大,盆内外容易进行气体交换,做到湿而不渍,肥而不害。而水苔具有一定的含水力和疏水力,保持相应湿度又不积水,又保持基质疏松,防止河沙因浇水而沉积。我们曾作过试验,两种不同基质种植后3个月拔起作比较,以塘泥种植的兰株,种植时的旧根系已全部烂掉,新根只有2~3cm长,且生长时有停顿或发黑;而河沙基质种植的兰株,种植时的旧根系尚保持完好,且发新根数量多,长达6~8cm,根尖生长正常,根系较粗壮,全根雪白。
出现以上情况,主要是塘泥粒保水保肥力强导致水分在盆内停留时间较长,且塘泥微孔作用容易积存残肥造成肥效叠加,这样遇水易渍,遇肥易害,使生长条件难以恒定,影响根系的生长,而根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兰株的生长。
施肥
在施肥方面,传统的栽培方法,采取审慎态度,认为少施肥或不施肥,就算追肥也多施用花生麸或其沤制物。当然,这类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但也容易滋长病原物。虽属于有机质肥,且缺乏微量元素。由于肥分的不完全,势必影响兰株的生长。为此,我们在种植后采用“魔肥”进行追肥,由于此肥属于慢性分解肥,除含有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尚含有多种微量元素,且肥效保持4个月以上。这样既满足兰株对大量肥分元素需要,其缓解作用又限制肥分释放以免过于集中而使兰株受害,又能使兰株所需微量元素得到满足而促其健康地生长。有人曾使用“魔肥”造成兰花栽培的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施肥后的浇水次数及份量不足所造成。
水分管理
广东兰界有句话:“只有淋死兰,没有旱死兰”,意思就是兰花不怕旱,而是怕水分太多造成兰株死亡。这样导致了一个观念,认为兰花能耐干旱,可以在干燥的条件下生长或对水分补充要求不严。殊不知这样会导致兰株经常处于缺水状况,势必产生不良效果。对此,我们采用强水进行管理,待盆面植料稍干就要浇水,浇水次数不定,除下雨外,基本上每天浇水1~2次,以保持栽培基质的湿润,尤其在新芽期更为重要。因新芽生长需要大量水分参与生理生化作用,否则,新芽生长受阻。况且加强浇水有利于基质内新旧气体交换和养分释放而得到补充。只要与栽培基质相配合,浇水次数多些也无妨。
病害的防治
传统栽培方法,主要栽培目的是赏花,往往忽视叶片的病害的防治,导致兰叶受病原物侵染产生病斑,而影响兰株整体的观赏效果。当发现病害时,只采用杀菌剂对病害进行治而忽视了防,这样可能会控制病害发展,但无法消除病斑,造成难以弥补的观感缺陷。因此耕种帮建议我们每月均喷药2~3次,做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在药物选择上,采用多种剂型杀菌剂混合进行防治,特别采用易形成“膜”性的药物,这种药物因喷洒后药物覆盖叶面而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了病原物的侵染。经常喷药,也容易消除传染源,减少病原物累积的机会,这样就会保持植株的完好,特别是叶片的完整性,就容易出高质量的成品。有些地方种植兰花,虽经多年栽培,数量始终增长不起来,主要是对病害控制不严。在栽培过程中,只注意新芽开叶时,叶片没有病斑,而忽视防病,当新芽逐渐成株后又会感病,老苗垮掉无法保持完好的植株,故数量也增加不起来了。
换盆与分株
传统的方法,均为每年换盆及分株一次,这对兰株生长较为稳妥,但也较为保守,主要是对兰株数量增长欠缺促进作用。我们采用每年换盆2次,换盆时进行分株均取得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12月换盆分株后春芽长到6月份时就会差不多“结头”,新苗结头后就进行第二次分盆分株了。到7~8月份对秋芽加强水肥管理,到12月份秋芽也会结头了,这样每年促使兰株产生新芽两次,兰株数量就会加倍增长。有人认为6~7月份是最热的天气,不宜换盆和分株,但我们的实践证明,只要细心操作不弄断兰根,防止水伤和病原物感染,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也较好地解决了秋芽来得小和少的问题。
兰花的栽培是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耕种帮建议必须从兰花的生态要求出发,因地制宜,对容器、基质、水肥及病害的防治、换盆分株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综合考虑,满足其生理生化的需要才能使兰花健康地成长。

  
花卉种植管理技术
上一篇:兰花的耐旱性
广东地区栽培中国兰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栽培方法上,特别是在栽植容器、基质及水肥管理和分株繁殖等方面形成了相应的习惯和传统,喜欢采用较大的栽植容器或釉盆,使用塘泥干基质,少肥制水等。我们对这些传统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栽植容器兰花喜润忌积水,栽植盆不宜采 ...
下一篇:山采兰花成品出圃
广东地区栽培中国兰花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栽培方法上,特别是在栽植容器、基质及水肥管理和分株繁殖等方面形成了相应的习惯和传统,喜欢采用较大的栽植容器或釉盆,使用塘泥干基质,少肥制水等。我们对这些传统的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栽植容器兰花喜润忌积水,栽植盆不宜采 ...

相关技术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介绍  羊粪有机肥料采用内蒙古圈养吃精饲料绵羊羊粪为原材料,添加
茄子保花保果措施
  茄子落花原因较多,如花的素质差、营养不良、连阴天或持续低温高温、病虫危害等均
温室大棚茄子整枝打杈方法
  茄子按对前、四门斗前分枝规律留枝。门前以下的侧枝全部摘掉,留门茄、对茄、四门
温室大棚茄子的肥水管理
  1、越冬一大茬茄子:  浇定植水后5~7天、秧苗心叶开始生长时,视天气、土壤墒情
温室大棚茄子的温度管理
  1、春早熟棚室茄子温度管理:  华北地区在12月上旬播种,翌年3月中下旬定植。出
大棚茄子每亩定植多少株?
  1、越冬一大茬栽培:定植时间一般为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选择晴天无风的上午,采
种茄子前如何整地施基肥?
  1、越冬茬长季节栽培:在茄子定植前7~10天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圈粪10000千克
种茄子前棚室如何熏蒸消毒?
  在茄子苗定植前15天,每亩用硫磺粉1.5~2.5千克和40%敌·辛·灭乳油250毫升,分别
茄子苗期主要管理工作
  1、播种:播前用清水将基质或营养钵喷透,以水从穴盘底孔滴出为宜,使基质达到最
茄子种子播种前处理方法
  茄子育苗嫁接一般砧木种子(托鲁巴姆)每亩用种10~15克,接穗种子每亩用种30~40克
茄子育苗营养土与基质配制方
  1、营养土配制:一般按田园土5份、腐熟有机肥4份、草炭1份的比例配制;若土质黏重
茄子常见育苗方式
  生产中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茬口、不同棚室种植模式等因素选择不同的育苗方式。 
常见茄子品种特点
  1.茄杂2号:中早熟品种,生长势强,果实圆形、紫黑红色,果实光泽度好;果肉浅绿
茄子生长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茄子对温度的要求  茄子喜高温,耐热性强,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8℃~30℃,低于25
茄子的生育周期
  1、茄子发芽期:从种子吸水萌动到第一片真叶出现为发芽期,需10~16天。  2、茄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6-27 04:56 , Processed in 0.716181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X3.2

© 2015-2019

4501070200068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