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浦芋移植到大田,一般7~15天出苗,叶从地下茎顶芽生出,即原来的1~2条芽片伸长突出地面,不呈叶片呈笋状,俗称芋笔。有时在芽片顶端露出似耳形紫色的叶状物,也叫过渡叶。随后1~3天抽出第一片绿色的叶片,俗称开叶,叶片较小,叶柄高8~10厘米,叶片长5~7厘米,叶宽3~5厘米。经5~10天抽出第二片叶片,叶片高12~15厘米,叶长8~10厘米。在清明节前后,正如农谚说的“芋头打伞过清明”,但条件适合,生长快的清明节时有的有3片叶以上,生长盛期一般每隔6~8天抽1片叶,第二次或第三次培土施干肥时(5月下旬)叶片生长很快,一般有12~14片叶。7~8月份叶片生长达最高峰,叶片达18片左右。在近立秋,8月下旬,植株养分转向贮存,抽叶转缓慢,每隔14~18天抽出1片,叶柄渐矮,叶面积亦渐缩小,老叶枯死渐多。10月中旬几乎停止抽叶,10月下旬(即霜降前后)则是荔浦芋收获适期。 荔浦芋生长期地上部一般经常保留5~7片叶,多的8~10片叶。叶互生,叶柄基部卷包着芋茎,每个叶柄包住芋茎就是一节,很有规律,成熟的母芋一轮一轮的叶痕即是节,也是叶柄着生处。节间的长短(稀密)一般随叶生长和节间伸长的速度快慢而定,前期节间伸长较慢,故节间较密,中期次之,后期较快。以圆厢(在大暑前后)为界,在圆厢以前的节数已达整个母芋总节数的一半多。荔浦芋叶片肥大而厚,叶片互生,总叶数22~25片,叶片长40~60厘米,叶片宽35~55厘米。叶呈阔卵形(盾形),叶色深绿,中心的叶蒂(即叶片与叶柄连接处)、背面叶脉紫红色,叶表面有一层白色蜡粉,有密集的乳突,乳突能保蓄空气,形成气垫,使水滴形成圆球,不会沾湿叶面。 荔浦芋的叶为根出叶,叶柄肥大较长,一般100~150厘米,最高可达200厘米。叶柄直立或开展,近叶片上段圆秆形,上部紫红色,中部有槽,下部膨大成鞘,基部卷筒状。叶片及叶柄光滑无毛,质地较脆,组织疏松,风大时,叶柄易折断而影响产量,栽培时应特别注意,选择背风处。未伸展叶抱合呈卷筒状,球茎的节上附着由叶鞘退化的棕色羽毛状鱗片,地上部分一般保持有绿叶5~7片。 荔浦芋的母芋下部几节上的叶大多退化,留下轮环状的鱗片和鱗片毛,不能形成真正的叶片。以后球茎每伸长一节就长出一片新叶,老叶衰败干枯之后,在球茎上就有一轮鱗片和鱗片毛。新叶是从前一片叶的叶槽中钻出来的。 芋的生长前期叶片生长很慢,叶柄较短较细,叶片较大,并且每生长一片叶球状茎上就留有一节轮环。母芋的节环大多在20个以上,母芋随着叶片的不断增多而逐渐膨大。 荔浦芋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是物质同化的重要器官。叶片的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即成长期、功能期和衰退期。叶片对同化产物的输入和输出与植株体内干物质积累、产量形成关系很大。 叶片一生中,对于同化物既有输入也有输出,有时两者同时进行,但输出大于输入。当幼嫩叶片正在展开时,需要输入大量同化物,当叶片逐渐长大变绿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同化物的输入逐渐减少。叶片展开到占全部叶片1/3时,叶片尖端先进行同化物的生产,尖端的叶脉内维管束组织已基本形成,能发挥输导作用,于是叶片上部同化物的合成,可用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当有剩余的情况下,就开始输出。输出的同化物直接运输到叶外其他生长器官,而不是输送到叶片的下部,叶片下部的伸展所需要的同化物是从叶外输入的,这就是叶片的双向运输。双向运输是通过叶片中的双向通道进行的,也就是说,叶片上部和下部各有自己的运输通道。叶片伸展到整个叶片一半时,全叶片都可进行光合作用。这时同化物由单纯输入转向既输入又输出,此后转入全部输出。叶片到了衰老期,叶色由绿变黄,同化功能逐渐减弱,最终枯萎。 荔浦芋球茎内干物质的积累和产量的形成主要是靠叶片来完成,当植株长到一定大小,叶片制造的有机营养主要运输到球茎内,有机营养在球茎内的积累是芋产量和品质形成的重要来源。因此,提高芋的产量必须增加相应的叶面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养分经过简单的加工就输送到叶片中,叶片通过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阳光下合成有机化合物。多施肥,扩大一定的叶面积,同时延长叶片寿命,是获得高产量的重要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