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黑土蚕、地蚕、切根虫等。 分类:鳞翅目、夜蛾科。 为害特点:为害菊花、万寿菊、金盏菊、大丽花、孔雀草、鸡冠花、羽衣甘蓝、香石竹等多种花卉。3龄前幼虫常栖息在植株的心叶、叶背,昼夜活动取食,咬
成许多小孔或缺刻。3龄后,白天潜入土下半寸左右,夜间出土活动为害,咬断整株幼苗,连茎带叶拖入穴中,造成严重缺苗。 形态特征:成虫为中等大小蛾子,全体黑褐色,体长16-23毫米,翅展42-54毫米。雌蛾触角丝状,雄蛾触角栉齿状。前翅前缘颜色较深,亚基线、内横线和外
横线均为波状,楔状纹轮廓黑色,肾状纹外有一尖端向外的黑色三角形剑状纹,亚外缘线白色,锯齿状,其内有2个三角形纹与前一三角形纹尖端相对。后翅灰白色
,边缘黑褐色。卵半球形,淡黄色,高0.38-0.50毫米,宽0.58-0.61毫米,表面有纵横交错隆起线,纵隆线显著,有二叉或三叉。成长幼虫体长55-57毫米,全体暗褐色
,体表粗糙,密布黑色小颗粒和皱纹。腹部各节背面有4个***,后方2个较前方2个大一倍以上。腹末节臀板黄褐色,有对称的2条深褐色纵带。蛹红褐色,体长18-24毫
米。腹部4-7节基部有一圈点刻,背面的点刻大而深。腹端具臀刺一对 生活史及习性:在云南一年发生1-5代,多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白天潜伏在土缝、杂草丛或其他隐藏处,夜出活动、取食、交尾、产卵,晚上7-10时活动
最旺盛。有强烈趋化性,对黑光灯的趋性强。雌蛾产卵在土块、地面缝隙、枯草、须根及幼苗叶片反面等处。幼虫有6龄,以春季第一代幼虫为害最严重。 防治方法:①糖、酒、醋、毒液诱杀成虫。诱剂配方是糖:酒:醋:水=6:1:3:10,加少量90%晶体敌百虫。②杨树枝把诱杀成虫。③药剂防治幼虫。幼虫3
龄前药液喷雾可选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4%万灵2000倍液;50%辛硫磷1000倍液等药剂。3龄以后进行毒铒诱杀,用90%敌百虫0.5千克,
加水2.5-5千克溶化,喷拌炒香麦麸、米糠或铡碎的鲜草50千克制成毒铒,傍晚施于幼苗旁。也可用80%敌敌畏、50%辛硫酸、50%二嗪农、2.5%溴氰菊酯等,对水2000倍
液浇灌。④人工捕杀幼虫。⑤除草灭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