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蟥別名桑蚕、白蚕、白蟥、松花蚕等,属鱗翅目,蚕蛾科。在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四川、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及辽宁等蚕区。尤以江浙太湖流域为害最为严重,是浙江省杭嘉湖蚕区与宁波一带的桑树大害虫。该虫为害严重,是国内桑苗检疫对象。桑蟥以幼虫食害桑叶,轻者吃成洞孔,重者仅留叶脉,叶片成网状。大发生年份7、8月间,被害桑园往往成片叶破如麻、枯黄不见绿叶、黄茧累累。 桑蟥的形态 成虫体长9.5mm,翅展35~40mm。体翅黄色。复眼球形,黑褐色。触角彬状,黄褐色。胸部、腹部背面具黄褐色毛丛。前翅顶角外突,下方向内凹,外横线、内横线为2条黑褐色波状纹,中室端具黑褐色短纵纹。雌蛾腹部腹面具棕黑色毛。卵椭圆形,扁平,大小0.7mmxO.6mm,非越冬卵块初乳白色,孵化前变为粉红色,卵块上无覆盖物,称之为无盖卵块。越冬卵块上盖有褐色毛,称有盖卵块。末龄幼虫体长24mm,头棕褐色,胸部乳白色,各体节多皱纹,皱纹间具黑斑,老熟后黑斑消失。腹部第8腹节背面具1棕黑色臀角。蛹乳白色,圆筒形,复眼、气门茶褐色。茧黄色,长椭圆形,丝层疏松。 桑蟥发生规律 桑蟥同在一个地区发生代数不同,具有一代一化性、二代一化性、三代一化性之分。均以有益卵块在枝或干上越冬。北方多为一代性,浙江一带多为二代性。1代幼虫于6月下旬盛孵,称作头蜡,7月中旬化蛹,7月下旬羽化交配后产卵,这时一代性蛾产出有盖卵越冬。二代性和三代性的雌蛾则产无盖卵继续发育。8月上旬进入2代幼虫盛孵期,一般称之为二蜡,8月下旬化蛹,9月上旬羽化产卵,二代性蛾则产有盖卵越冬,三代性蛾产无盖卵继续发育。第3代幼虫于9月中旬孵化,通称三蟥,于10月上旬化蛹,10月下旬羽化后产有盖卵块越冬。成虫喜在白天羽化,把无盖卵块产在叶背,个别产在枝条上。有盖卵多产在桑树主干、支干或一年生枝条上,卵块产,有盖卵块有卵120~140粒,无盖卵块有卵280~300粒。幼虫喜在上午孵化,初孵幼虫啃食叶肉,后咬食叶片。1代、2代幼虫老熟后在叶背结茧化蛹,3代幼虫在枝干上结茧化蛹,蛹期6~17天。天敌主要有桑蟥黑卵蜂、桑蟥聚瘤姬蜂、桑横寄生蝇、广大腿蜂等。 桑蟥防治方法 1、冬季进行人工刮卵,夏秋季及时采摘桑叶,注意杀灭蛾莖。 2、在各代幼虫盛孵期灭横即6月下旬灭头蟥、8月上旬灭二蟥、9月下旬灭三蟥,及时喷洒1.8%阿维菌素1000~1500倍液或25%联苯菊酯3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1500倍液。 3、用45%石硫合剂60~80倍液涂干。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15:36 , Processed in 0.025832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