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锈病危害植株的叶、茎、苞叶和其他绿色组织,导致叶枯死早落。发病严重者全株枯死。严重影响植株生长,降低观赏价值。
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叶背产生针头大小的斑点,斑点褐色,疱状。叶正面病斑稍大,鲜黄色或橘黄色,中央淡红色。发病后期,病斑发生较多并连接成片,导致叶枯死、脱落。叶背病部的褐色疱斑为病原菌的冬孢子堆。
病原 病原为锦柄锈菌(Puccinia malvaceanum Mont),隶属担子菌亚门、冬孢菌纲、锈菌目、柄锈菌属真菌。
发病规律 该病原菌为单主寄生锈菌,以冬孢子在病落叶中越冬,第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侵入寄主进行危害。在多雨或夜间有重露时,发病重。
防治方法
①减少侵染来源:生长期及时摘除病叶。开花结束后,彻底清除病株和病残体,集中烧毁。
②在健康植株上选留无病种子。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也可用喷克菌30克加水50-60公斤喷雾进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