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贮藏前花生荚果状况 荚果贮藏前应充分晒干,去净幼果、秕果、荚壳破损果及杂质,这是荚果安全贮藏的第一步。种子安全贮藏的含水量应保持在临界水分以下。一般作物种子,在25℃以下,含水量不超过其非油部分的15%时,花生种子的呼吸作用即可趋于稳定。供贮藏的荚果,平均含油量一般约为30%,故其临界水分应为70%x15%=10.5%;而花生种子含油量约为46%,其临界水分应为54%x15%=8.1%。含油量越高的花生,其安全贮藏的临界水分应越低。 因此,安全含水量,荚果应在10%以下,大花生种子应在8%以下,小花生种子应在7%以下。 花生荚果中的幼果、秕果、荚壳破损果及其他杂质,带菌多,易吸湿,是贮藏过程中霉变发热的重要根源。贮藏期间外界条件不适宜,则会增加荚果的呼吸作用,引起堆内发热,致使荚果霉变酸败而降低品质。据研究,贮藏花生中的高含水量杂质能导致贮藏中黄曲霉含量的提高。 另外,未成熟的荚果内部游离脂肪酸含量高,油酸/亚油酸(O/L)比值低,耐贮性差。为了保证花生的贮藏质量,有条件的应该根据成熟情况分级贮藏。入贮前品质较差的荚果应该适当缩短贮藏期。 2、花生适宜的贮藏温度 温度高低,对贮藏期间的呼吸代谢活动有很大影响。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弱,呼吸热积累少,游离脂肪酸增加很少,霉菌和害虫活动停止。在21.1℃下,荚果可保持优良品质6个月,种子可保持优良品质4个月,时间再长,花生会受虫害,种皮变琥珀色,渐渐酸败。在18.3℃下,荚果可安全贮藏9个月,种子可安全贮藏6个月;0~2.2℃下,种子可安全贮藏2年;-12.2℃下,可安全贮藏10年。荚果的贮藏期,一般可比种子延长50%。 充分干燥的花生荚果,在自然贮藏条件下,花生的温度随着气温的升降而变化。但因花生荚果油分很高,脂肪的导热性不良,堆内温度变化较气温变化迟缓得多,但两者变温基本一致。因此,如果堆外温度下降而堆内温度上升时,说明不正常,花生可能发热霉变。 据测定,含水约8%的种子,堆温20℃以内时,脂肪酸含量的变化不大;但在20℃以上时,温度愈高,酶的活性愈大。故堆温超过20℃时,酸价便要显著增高。所以6月份以后,堆温增高时,分解作用加强,种子内的游离脂肪酸便要增加。因此,在自然状态下贮藏时间过长,种子便会失去生活力。 3、花生贮藏的环境湿度 荚果的安全贮藏,除荚果本身的含水状况外,贮藏环境的大气湿度对其影响也很大。当空气环境中的水蒸气分压(相对湿度)大于种子内部所产生的水蒸气分压时,即种子含水量较低时,种子便要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变得潮湿;反之,则散失水分而变得干燥。 环境中相对湿度稳定不变时,种子便逐渐达到每单位时间内吸收的水蒸气分子和放出的水蒸气分子数量相等,这时即成为吸湿平衡,种子的含水量便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上,这时的含水量称为平衡水分;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花生种子的平衡水分逐步增高,吸湿达到平衡的天数也逐渐增加。 4、花生贮藏的通风条件 贮藏期间应保持通风良好,以促进种子堆内气体交换,起到降温散湿作用。花生收获后,气温逐渐下降,在室外选择高燥通风处贮藏,花生堆能继续降温散湿。如在室内贮藏,则应分别建囤或堆垛,各个囤或垛间要留不小于0.5m的通风道,靠墙处最好空0.7m。垛底垫木架,囤或垛内也要留通风孔。不论室外、室内、囤贮或堆垛,都要注意体积勿过大,以保持通风良好。 在高温高湿季节,贮藏花生则应尽可能隔绝大气与种子堆或贮藏库的气体交换,以利于保持种子堆内干燥和低温状态,故应采取密闭贮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