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在生长过程中需不断的吸收氮、磷、钾、钙、镁、硼、锌等元素,其中氮、磷、钾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氮元素与大姜的生长关系密切,对其产量影响较大。 氮肥供应充足时,大姜表现为叶片肥厚,叶色深,生长旺盛,光合产物多,产量高;缺乏氮素营养时,则表现为植株矮小,叶片薄,叶色发黄,生长势弱,分枝少,产量低。 磷肥供应充足时,前期促进大姜苗根系和根茎的生长,促使茎和叶中的光合产物向根茎中转运分配,提高产量;磷元素缺乏时,大姜叶色暗绿,植株矮小,根茎发育不良,产量低。有研究表明,磷素可促进大姜对氮、钾元素的吸收,提高根茎中粗纤维、粗蛋白和挥发油等化学成分含量。 大姜对钾素十分敏感,钾元素能促进光合作用,虽不直接参与有机物合成,但可调节体内多种酶的活性,促进糖的运转,改进大姜的品质。钾肥供应充足时,大姜叶片肥厚,茎秆粗壮,分枝增多,抗病性、抗逆性增强,产量高,品质好;钾元素缺乏,不仅影响植株的长势和根茎的发育,导致产量下降,而且增加姜块的粗纤维含量,降低挥发油、维生素C以及糖分含量,影响姜块品质。 硼、锌等微量元素对大姜的生长和产量也有很大作用。据报道,在土壤中增施硼和锌,能促进植株增高,使叶面积扩大、分枝数增多,而且大姜球大、圆,皮色鲜艳有光泽,品质好。 据测定,每生产1000千克大姜约吸收氮63千克,磷1.3千克,钾11.2千克;氮、磷、钾比例为5:1:8。在幼苗期植株生长缓慢,生长量小,幼苗对氮、磷、钾的吸收量也较少,不论是从吸收的绝对量还是相对量,幼苗期大姜对钾的吸收最多,其次是氮和磷。三股杈期以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分叉数量增加,叶面积迅速扩大,根茎生长旺盛,因而需肥量迅速增加。整个旺盛生长期又可分为:旺盛生长的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时期。在旺盛生长的前期,大姜吸收的氮、磷、钾的比例为1:0.09:1.48,中期吸收比例基本相同。旺盛生长的后期,大姜吸收的氮、磷、钾比例为1:0.08∶1.29。从不同生长期氮、磷、钾吸收比例可以看出,随着生长期的推进,钾的吸收比例略有下降,氮的吸收比例略有上升。因此,大姜对钾的吸收量最大,其次是氮,磷最少。此外,大姜对钙、镁元素的吸收规律一致,吸收量也极为接近;大姜对锌的吸收呈指数曲线变化,在生长后期吸收锌的量比前期高出一倍;对硼的吸收表现为双“S”曲线,在生长中期有一平缓吸收区。 总的看来,大姜不同时期的生长量不同,对各种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也不同,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与其生长规律是一致的,具体到各种元素又有各自的吸收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