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枯病在我国小麦主产区的发生渐趋频繁,发生范围已从东北、西北麦区等病害常发区域蔓延到黄淮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和华南麦区等小麦主产区,一般年份减产5%~20%,严重者减产50%以上。
那么,小麦叶枯病应该如何防治呢?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小麦叶枯病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 (1)合理密植,推广小麦精量播种。
对整地质量高、适期播种的小麦,采用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播种量以75.0-112.5kg/h㎡为宜;分蘖成穗低的大穗型品种宜用105-120kg/h㎡。
但是,农民普遍播种量过大,一般用种150~225kg/h㎡,高者达300kg/h㎡,超过正常用种量的30%-60%。
播种量过大,导致小麦群体密度过大,易引起叶枯病发生流行。
(2)适当推迟播期。
推广春性、半春性品种适当晚播,可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根据调查,根腐叶枯病、交链孢叶枯病始发期早播比晚播提前10-30d,且病情重。
(3)推广春性品种。
推广种植豫麦34、郑麦9023等春性品种在10月下旬播种,也可有效减轻小麦叶枯病发病程度。
(4)加强水肥管理。
增加麦田磷、钾及有机肥施用量,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合理控水,促进小麦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
另外,在小麦生长中、后期严禁大水漫灌浸泡。
2.治蚜防病 根据调查,小麦叶枯病发生程度与叶片蚜量相关性极显著。
蚜虫刺吸叶片造成伤口,并分泌蜜露,有利叶枯病菌的侵入和扩展,加重病害发生程度。
因此,要及时防治小麦蚜虫,减轻叶枯病发生流行程度。
3.化学防治 及时掌握小麦叶枯病病情发生流行动态,组织、指导农民在病害发生流行初期开始用药。
防治可用20%三唑酮乳油600mL/h㎡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kg/h㎡,喷施防治2次,防效可达73.5%-80.1%。
也可用40%氟硅唑乳油(福星)6000-8000倍液,或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第1次施药后7~10d,再施药1次,防效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