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效益 草莓适应性强,在所有浆果作物中结果最早,生产周期最短,见效最快。露地栽培成本也较低,管理方便。大棚草莓可以高投入,高产出。秋季定植,次春就能结果,管理精细时,每亩产1 000千克,甚至可以达到2 000千克以上。 目前山东草莓栽培已超过9万亩,烟台市的大棚草莓面积已发展到近2万亩,大棚草莓亩产一般为1 500~3 000千克,辽宁省东港地区甚至有亩产7 000千克的记录。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山东草莓生产为单一的露地生产,80年代后期重点转入大棚保护地栽培,主要形式有普通大棚半促成栽培,其次为小拱棚半促成栽培、日光温室半促成栽培,有少数日光温室促成栽培。山东保护地栽培的草莓上市,已从过去的露地栽培的春末夏初提前至元旦春节市场,供应期由一个月延长至半年。作为季节生产的果品,草莓也改变了地产地销的局面,通过批发销往东北、北京、南京、上海以至深圳等大城市。龙口市被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多个村镇还建起了专门的草莓批发市场,速冻草莓已打入国际市场,每年出口达千吨的规模。 从国际看,草莓的销量和经济价值都较高,日本是草莓栽培技术发展最快,草莓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一般每亩产量在2 000千克以上,最高可达4 000千克,在果品中,草莓的销量仅次于柑橘,一直占第2位。草莓的经济价值也较高,在法国,每千克草莓10~20法郎,而苹果每千克仅为3 ~5法郎,早熟桃每千克6~8法郎。国土如此小的以色列,草莓生产面向欧洲市场,年产1.5万吨,换取外汇900 万美元。 2. 发展方向 针对国际国内以及山东已经步入草莓产业化门槛的实例来看,草莓产业有着广阔的前景。同美国、日本相比,中国有着适生土地资源广阔、劳力成本较低廉的优势,可以一家一户零星生产,小规模地产地销,也可以规模经营,产品打入超市直至出口创汇。经过近20年的经历和经验,可以说已经具有提高经营规模、档次的坚实基础,当务之急是要解决经营体制、品种选用、苗木以及采后流通、无公害生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高科技含量,与现代科技、现代市场相适应。 根据现阶段中国果业经营实际情况,在相当一段时期内,草莓的发展方向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重点发展中西部:草莓经济效益高,近几年来发展较快,这在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市)尤为明显。相对而言,我国中西部种植面积较少,随着这些地区开发速度的加快,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草莓的种植面积定会有所扩大,效益也会越来越明显。 (2)栽培方式走向多样化:打破以露地栽培草莓为主的局面,扩大设施栽培面积,利用先进技术,采用促成栽培、半促成栽培、小拱棚覆盖栽培、抑制栽培等方式,延长草莓供应期,使消费者能基本上达到一年四季能吃到鲜草莓的目标。 (3)以优质为中心:草莓生产初期,人们多要求草莓高产,易栽培,今后要想在市场具有竞争力,优质是关键。一方面要求选择糖度高、香味浓、果实大、外观美的品种;另一方面应采用配套栽培技术,使品种的固有特性能充分得以体现。 (4)注意产品的商品性能及加工开发:草莓不耐贮运,采后易腐烂受损,采后应分级包装,提高商品质量,按质论价供应市场。在距城市较远的地区应积极发展加工业,如能引进外资和技术直接生产加工成品供应国际市场,将会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3. 注意问题 为实现我国草莓生产与世界经济接轨,当务之急需注意的问题有: 一是种苗繁育和供应体制滞后。目前我们沿用的种苗生产手段落后,体制原始。生产上大量使用的种苗是草莓生产园中采收后发生的新苗,这种苗子不是绝对不可使用,但生产上甚至连续多年使用老株,是导致草莓病毒病重和线虫危害的主要原因。陈旧的、原始的育苗和供苗体制造成园内株苗不整齐、结果晚,单株产量低,总效益下降。国外不少草莓生产国家都有严格的繁育供应体制。如草莓生产大国美国有一批专业化种苗园,专营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无病毒种苗,供应市场。日本、波兰、西班牙、荷兰等均有这类专业公司。国外业已使用假植育苗技术、株冷育苗技术,在国内还刚起步,推广应用尚少。 二是生产尚未脱离小农经济模式,产品商品质量档次低。由于多数种植者满足于小规模地产地销的零星种植,所以很难引进现代生产和包装运输技术。例如片面注重高产、大果、耐运性能较好的品种如杜克拉、印都卡、全明星等品种,然而这类品种往往品质口味一般,或酸或淡。使用过量氮肥和过量水分,以致目前市场尚有不少品质很差的草莓,体现不出草莓固有的芳香、甜酸可口、柔软多汁的特点。从包装上,以往大件箱篓包装虽有改进,但散装零称很普遍,1千克以下的小盒包装只在某些超市上出现。像草莓这样的浆果,在包装上应该舍得下力气,它的娇嫩程度胜于葡萄、大樱桃。品质优良的品种果实大多皮薄肉软,所以落后的包装方式限制了草莓的优质商品生产。 三是病毒危害严重,果实农药残留超标。因几十年来,脱毒苗供应一直不能占到主导地位,病毒的传播尤显突出,带毒苗导致植株衰弱,果实变小,或出现僵果、畸形果,品质变劣,质量下降。在一些老产区,线虫危害也日益严重,轻者收成减半,重则导致绝产。缺乏基地化生产规模,多数尚未执行无公害标准和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不少产地的商品卫生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生产标准应逐步提高,以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也是以后经营效益高低甚至成败的关键。 国内组培脱毒苗已开始在生产上应用,如北京植物园、北京市林果所草莓种质圃。沈阳农业大学园艺系可以做到脱毒原种苗的工厂化生产,在国内处领先地位。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实现种苗生产的无病毒化。 四是生产、流通体制落后。如何使我国草莓生产从原始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中摆脱出来,跻身于现代生产,应该改变目前的自发分散、起伏不定的状况,在集中适生产地建立行业组织,实行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的“订单农业”。这种行业组织应该了解市场信息,确定品种组成,实行计划的理论指导和生产技术的具体指导。只有将生产者联合起来,才能实行规模生产、无公害生产和流通,才能保证使用纯正而无病毒的种苗,合理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科学采摘、包装直至入市。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目前世界草莓产量约为 400万吨,比十年前约增1倍。中国目前栽培面积约90万亩,超过排名第1位的美国,但单产、总产都与他们相距甚远,按经济效益测算差距就更大。国内高产典型说明我国已经掌握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只是发展不平衡而已,由此也可看到我们在草莓种植业方面的潜力和前景。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2 08:49 , Processed in 0.809796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