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节水栽培,就要从育秧做起。传统的水稻种植方法是在水田里育苗,然后再移栽大田。其实,旱育秧苗的好处更多,不但可以节省劳力,而且育出的秧苗矮健、发根力强,亩产量能提高60-100千克,最重要的是-省水,每亩地比水育秧节水50-100立方米,可以大大缓解生产用水的压力。旱育秧苗有哪些技术环节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 准备苗床与种子
1.1 耕整、培肥与调酸
在播种之前一个月,每平方米施用粪肥5-10千克,过磷酸钙100-150克,尿素30-50克,氯化钾40-50克,然后进行浅耕,耕深10-15厘米,最后耙平。
调酸的方法较多,最常用的方法是施用硫磺粉,播前20天左右按每平方米100-150克的施用量撒施床面,然后进行耕整,使硫磺粉混合在0-10厘米土层中,在调酸的同时要进行床土消毒,一般每平方米用2-4克70%敌磺钠兑水1.5千克对土壤喷雾,可以达到经济有效的消毒防病效果。
1.2 做畦
苗床长度根据实际地块大小而定,一般不要超过50米,畦面要进行碾压,畦宽在1.4米左右。沟宽或走道宽0.6米。
1.3 种子处理
首先将种子晒1-2天,然后选出粒饱、粒重和大小整齐度一致的。最后使用强绿精浸种以消毒,先用清水预浸稻种12小时,再用三氯异氰脲酸粉配成300倍的溶液浸种,早稻浸24小时,晚稻浸12小时,结束后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并用清水浸泡种子至吸水饱和。然后就可以催芽了。
1.4 催芽
将吸足水分的种子用50-60℃的温水浸种35分钟,再放入草堆中保温,并保持38-40℃的温度,一般经过15-18个小时后,种子会破胸露白,种子破胸后,进行翻堆,淋水降温,淋水温度不宜太低,使种堆逐渐降温到25℃左右,催芽标准为芽长不超过0.2厘米。
2 播种盖膜
2.1 播种量
大苗移栽,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60-65克,杂交稻25-30克;中苗移栽,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70-100克,杂交稻35-50克;小苗移栽,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120-130克,杂交稻50-70克。
2.2 播种方法
首先给苗床洒水,使0-5厘米土层处于水份饱和状态。播种时,先根据畦床面积称量出所需的芽谷,然后把芽谷均匀的洒在苗床。
播种完毕后,要盖土洒水,盖种土的厚度为0.5-1厘米,大概每平方米用土10-15千克。盖种后用喷壶淋水,由于旱育秧苗床杂草的危害问题十分突出,一般需要使用水稻旱育秧专用除草剂,施药有覆膜。
3 苗床管理
3.1 播种期至1.5叶期
播种期至1.5叶期,没有什么特别的管理措施,主要就是注意保温保湿,促进齐苗。
3.2 1.5叶期至2.5叶期
日最低温度达10°C以上时,就可以全部揭膜了。这个时期,要用70%敌磺钠1000倍液每平方米2千克泼浇,以预防立枯病。另外,每平方米施用15%的多效唑可湿性粉剂0.2-0.3克,稀释浓度为300毫克/千克,多效唑能使秧苗矮健,根系发育好,抗逆性增强。
3.3 移栽前的管理
移栽前的这段时间,如果出现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间叶片打卷的情况,选择傍晚或上午喷浇水一次。
4 整地移栽
大田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也施用一些化肥,每亩土地的施用量大约是饼肥50千克或者腐熟的农家肥1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氯化钾5千克。基肥施下后,就可以开始翻耕了,最好采用湿耕或者干耕,特别是南方稻区,在大田翻耕前,正值春末季节,雨水较多,大多数稻田都比较湿润,因此可以直接翻耕,使土肥混合均匀。
小苗移栽不但返青快,而且分蘖能力强,一般秧龄在30-35天,就可以移栽了。
5 大田"浅-湿-晒-浅-湿"灌溉管理
"浅-湿-晒-浅-湿"灌溉是根据水稻移植到大田后,各生育期的需水特性进行灌溉,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达到节水增产目的。农田实践表明,采用新技术,亩用水量为400-450立方米,传统的大田栽培阶段,每亩地用水量550-700立方米,这样一亩地至少能节约用水100立方米。首先我们来看看返青期。
5.1 返青期
"浅水插秧,寸水返青",返青期要在大田里保持3.3厘米左右的水层,形成一个比较保温、保湿的环境,这就是"浅-湿-晒-浅-湿"中的"浅",浅水能促进新根的生长,迅速返青活苗。如果这个时期,气温过高,可以适当加深水层,但不能淹过秧苗最上部全出叶的叶耳。返青期一般需要5-7天的时间。
5.2 分蘖期
5-7天的返青期结束后,进入水稻分蘖期,此时大田里的水基本上自然落干。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施用分蘖肥,每亩土地要用15千克复合肥,3-4千克的尿素,以促进分蘖早生快发,同时,结合追肥中耕耘田,因为秧苗活棵后,杂草也出芽,及时中耕,不仅能除草,还能补充土壤氧气,加速肥料的分解。
施肥除草的工作结束后,灌上3厘米左右的浅水,再次等水自然落干后灌浅水,这样浅水勤灌,保证田面薄水或者没有水层,但一直保持湿润的状态,这就是"浅-湿-晒-浅-湿"中的"湿",保持湿润能起到以水调肥,以气促根的作用。
移栽后18天左右,水稻的单株茎数达到10苗左右时,就要开始排水搁田,以控制分蘖,促进根系下扎,培育大穗,因此,这就到了"晒"的阶段。搁田的具体做法是怎样的呢?首先及时开沟排水,然后晒到田边起了细裂缝,人站在田面上,虽有明显的脚印,但不下陷时,灌上3厘米左右的浅水,隔2-3天后再次排水晒田,如此反复进行三次。
在分蘖期要注意防治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等,每亩可以用25%噻嗪酮粉剂60-80克加上40%腐霉利60克,兑水40千克均匀喷雾。
5.3 孕穗期
搁田结束,要立刻给稻田灌上3.3厘米左右浅水,此后便进入了水稻生长发育中期,也就是孕穗期。灌水后需要及时施用穗肥,此次穗肥通常称作"促花肥",促花肥要根据水稻长势情况施用,如果前期生长的不够好,苗数不足,有叶色变黄出现的,每亩可以施用3-5千克尿素,如果长势很好的,就不用施了,以免贪青晚熟或者发生倒伏。
水稻的植株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是需水最多的时期,因此,要一直保持3.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
施用促花肥两周后,还需要再施用一次穗肥,此次穗肥又称为"保花肥",保花肥无论在长势好的田块或长势不好的田块都要施用,长势好的少施,长势差的多施。一般来说,每亩施用尿素5-7.5千克,注意不能施用过多,否则会造成后期贪青,病虫害加重和倒伏的现象出现。
5.4 抽穗开花期
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水稻顶端的叶鞘中伸出到稻穗全部开花的这一段时期。抽穗后,根据水稻的生长状况以及天气情况,决定是否施用粒肥。如果整体叶色偏黄,天气又晴好的话,每亩地用0.5千克尿素,加上20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50千克,喷施到叶面上;如果连日阴天多雨,就不要施用了。
抽穗开花期对水分的需求,仅次于孕穗期,因此,从孕穗期到抽穗开花期,都需要一直保持3.3厘米左右的浅水层,这就是"浅-湿-晒-浅-湿"中第二个"浅"。抽穗期,为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等,每亩用40%毒死蜱100毫升加20%吡虫啉4-5克加40%稻瘟灵100克兑水50千克均匀喷雾。
5.5 灌浆结实期
灌浆结实期是指从盛花期到水稻完全成熟。水稻开始灌浆的时候,需要进行间歇灌溉,确保稻田保持湿润的状态,也就是灌一次水,让它自然落干,湿润2-3天后,再灌一次新水,反复进行,直到稻米成熟,这是"浅-湿-晒-浅-湿"中最后一个"湿"。一般在收割前一周左右排水落干,以便于收割。
6 收获
在谷粒九成黄时收割,即谷粒有90%变得金黄,穗枝呈黄色,但茎杆还是青色时,开始收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