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改造低洼盐碱地的原理是,通过深挖塘,高抬田,抬田压碱。通俗的说,就是在低洼盐碱地挖池蓄水,养殖耐盐的鱼类;池塘里挖出来的土堆在两个池塘之间,经过平整后,施肥改造土壤,种上各种经济作物,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目的。 2 “以渔改碱”的工程技术措施
以渔改碱,就是挖池塘,造耕地,下面养鱼,上面种粮食。这种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池塘怎么挖,挖成什么样,抬田抬多高,面积多大好,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2.1 整体布局
在我们施工之前,做一个整体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在四个方面上我们必须要考虑,一是池塘的面积,二是抬田的面积,三是沟渠的位置和比例,四是道路的配比。在几年的实践中,人们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适的比例,那就是4:4:1:1的比例,即40%的池塘面积、40%的抬田面积、10%的沟渠面积和10%路堤面积。塘和田相间排列,沿排盐沟和路堤依次排开。
2.2 池塘的建设
池塘以东西走向的长方形为好,这样可有效的接收光照,有利于提高水温,促进鱼类的生长。这种池型还能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水中浮游植物的光合增氧作用。
池塘的长宽比为2:1或5:3,切不可使池塘过长,因为狭长的池塘会造成鱼类的缺氧。
池塘面积不宜过小或过大,面积过小时,产量、效益比较低;面积过大时,投饵、施肥不方便,水质难以控制,通常一个鱼塘的面积为5-10亩。但是,对于土壤质地为沙壤和粉沙壤的鱼塘,面积不宜大于5亩。
池塘下挖的深度以干旱时节的地下水位再向下挖1-1.5m为宜,这样,旱季也不会导致池水干枯,能保障基本的养殖水位。
2.3 抬田的建设
抬田与池塘的走向一致,长宽比也大致相似。因为抬田上的土壤需要洗盐、淋盐,所以,它的面积不易过大,通常与池塘保持1:1的比例。对于抬田来说,最主要的就是它的高度了。抬田高度的提升相应的降低了地下水位,加之降水的淋洗作用,达到了降低抬田上土壤和池塘盐碱的作用,提高了生产率。抬田的高度关系到耕作层改盐的成败。抬田的高度应根据地下潜水位来确定,只要是抬田高度超过了地下水水位的一定高度,抬田耕作的土壤含盐量就会远远的低于原来的土壤。用我们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盐往上爬,爬到一定的高度,它就停下了。瞧瞧这改造好的鱼塘,这条鲜明的白线,就是盐碱上升的位置,土壤的上层,盐碱度降低,可以用来种植。
经过几年的实验,专家们发现,抬田的土质不同,降盐的效果也不同,对于粘质土来说,抬田的高度要高出地下临界水位1.2-1.6m,对于沙壤土来说,抬田的高度要高出地下水的临界水位1.6-2.0m。
咱们来看一个实例,例如山东省禹城市是典型的低洼盐碱地,地下水埋深1-1.5m,经过挖池抬田的改造,三年后抬田土壤的PH值从9.20降至8.74;含盐量从0.50%降至0.29%;有机物含量从0.582%增加至0.989%;池塘水的PH值从8.35降至7.91。小麦和玉米的产量随改造时间的延长也逐渐增高,第三年的产量达到850kg∕亩。
2.4 沟渠的配置
建好了池塘和抬面,咱们还要考虑到池塘里水的排灌,排灌渠一般在池塘的一侧设置。
需要注意的是,渠道的深度要低于地下水位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