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正确的使用农药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选择适合的农药。
在农业上,常见的病害主要是由真菌、细菌和病毒三类不同的病原菌造成的。在防治中,由不同病原菌所造成的病害应使用不同的农药。
在我们防治的病害中,大多数是真菌病害,例如:苹果腐烂病、黄瓜霜霉病等等,防治这些病害可使用甲基托布津、百菌清、瑞毒霉等。在防治真菌病害时,有一些农药防治的对象比较广,如:百菌清,不仅可防治子囊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如:玉米大小叶斑病、番茄早疫病等,还可以防治由鞭毛菌所引起的病害,如:各种霜霉病等。而像甲基托布津这类农药则对子囊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效,对鞭毛菌引起的病害防效则很差。同样像瑞毒霉类农药,只能用于防治霜霉病、晚疫病、辣椒疫病等由鞭毛菌引起的病害,对其他类别的病害无效。而像果树根癌病、辣椒疮痂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上述农药几乎无效,应使用硫酸链霉素、新植霉素等专门防治细菌病害的农药。
但也有一些农药不仅对真菌性病害有效,对细菌性病害也同样有效,如各种铜制剂,象波尔多液、可杀得、绿乳铜等等。
防治由病毒引起的病害,其方法与防治真菌和细菌性病害有很大的差别。现在还没有能有效杀死病毒的药剂,我们现在使用的农药都是一些病毒钝化剂,这类药剂的作用是抑制病毒的繁殖,控制病毒症状的表现。但植株染上病毒后,将终生带毒,任何一种农药均无法将体内已有的病毒消灭掉。防治病毒病,越早越好。必须在植株成株期以前用药,配合使用一些促进生长的药剂,使植株在成株以前病害的症状不表现,当植株长成以后,即便体内带有病毒,对产量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当然,防治病毒病的关键是预防,必须从种子处理开始,杜绝一切可以传染病毒的途径,主要是卫生田间操作,防治传毒害虫等等,而药剂防治则是次要的。
在害虫的防治中,也应遵循相同的原则。例如防治一些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介壳虫、粉虱、叶蝉等,应多选择具有内吸作用的杀虫剂,像氧化乐果、吡虫啉等;防治那些虫体暴露在外的害虫,如:食叶害虫等,应使用触杀性和胃毒性农药,如:菊酯类农药;防治那些以幼虫造成为害的害虫,如: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的害虫,可考虑使用灭幼脲3号等一类特异性的、专门对付幼虫的农药,这样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对天敌无害,对人畜安全,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对一些潜食性的害虫如:潜叶蛾、潜叶蝇等,进行防治时应使用那些具有较强渗透性的农药,如:阿维菌素类,这种农药是一种生物农药,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对产品也比较卫生,几乎不存在农药残留的问题,是现在大力推广使用的一类农药;对于害螨类,最好使用杀螨剂,如:哒螨酮、霸螨灵、螨死净等,使用专用杀螨剂,不仅效果好,而且还保护了天敌昆虫。
2 应根据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正确选择农药剂型和使用方法。
例如在冬春季的蔬菜温室大棚中,最常见的病害有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各种蔬菜的灰霉病等,这些病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发病需要高湿度。霜霉病和晚疫病是由鞭毛菌引起的,无论这些病菌是由孢囊孢子还是游动孢子侵染所致,这些孢子均需要在水滴中才能够发芽,大棚蔬菜夜晚植株结水是发病的必备条件。灰霉病虽然不是鞭毛菌,但它的发生则需要94%左右的相对湿度。在冬春季,常常会遇到连续多日的低温阴天,大棚无法通风换气,导致温室大棚中出现高湿度,从而引发以上病害的发生和流行。为了控制病情的发展,必须使用杀菌剂进行防治。但在防治中,如果像在大田生产中那样使用液体喷雾,反而会增加温室大棚中的湿度,有时还会加重病情。如果我们选择使用烟剂或者粉尘剂进行防治,就不会增加湿度,防治的效果会更好。
近年来,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在温室大棚中猖獗发生,严重为害黄瓜、菜豆等,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防治这类害虫,也可以使用常规农药,但这些害虫寄主蔬菜的采收期往往很短,常常只有2-3天,常规施药方法例如喷雾,会使蔬菜上残留大量农药。在这种情况下,可采取以下防治措施:一、利用潜叶蝇成虫有趋向黄色的习性,使用黄板进行诱杀;二、可在温室中,放置一些杀蝇纸来捕杀成虫。一旦控制住成虫发生,也就控制住了害虫发生。
防治作物苗期的病虫害,最好使用种衣剂进行拌种处理,利用种衣剂中所含有的内吸性杀虫剂和杀菌剂,来控制出苗后各种病虫害的发生。
在防治果树蚜虫时,很多农药例如:氧化乐果、敌敌畏等,对有些果树有严重的药害,如果前期使用可造成桃树的落叶和落果。我们可以将生长期树体喷药改为果树开花前使用内吸性的杀虫剂涂抹树体,这样既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又省药,且不造成药害。
3 应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特点,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防治。
当我们防治由真菌和细菌引起的多数病害时,对那些一年生或生育期不足一年的植物,并不是喷药越早效果越好。如果病害还未发生,便开始喷药,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效果,浪费了农药,污染了环境,而且还容易引起病害的抗药性。什么时间用药好呢?科学的方法是当病害初发生时,进行防治。例如黄瓜霜霉病,一般是在黄瓜初开花时,才开始发病,前期不发病。因此当黄瓜开花后,田间零星发病时,马上施药防治。
在害虫防治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选择最佳的防治时间。
3.1 选择害虫低龄时进行防治。
低龄害虫抗药性差,随着龄期的增加,抗药性会随之增加。例如棉铃虫,在1-2龄时,抗药性较差,使用常用的防治棉铃虫的药剂就可收到满意的防治效果。但如果在5-6龄时再进行防治,就很难防住。很多害虫在低龄时常常营群聚生活,以后再分散,低龄时防治,效果好。例如甜菜夜蛾,1-2龄时,多头小幼虫在一起营群聚生活,此时防治可集中用药,效果好。蚧类、粉虱类害虫,身体上有一个药液很难渗入的介壳,或一层蜡质的粉层,但在一龄时它们身体上的介壳尚未形成,或体上的蜡质层较薄,药液容易进到害虫体内,可使用触杀性杀虫剂进行防治。而一旦形成了介壳,或体上形成较厚的蜡质层,这些触杀性的杀虫剂便无能为力了。
3.2 应在害虫在田间扩散前用药。
尤其是防治那些身体较小的虫种,例如:蚜虫类、叶螨类等等。这类害虫在发生初期往往呈点片发生,在扩散前防治,用药集中,省时、省事、省钱,能有效的控制为害。
3.3 对那些营钻蛀性的害虫,必须在蛀入前防治。
例如:防治桃小食心虫应在小幼虫孵化后在果面上爬行,寻找蛀入处,但未蛀入前进行;防治豆荚野螟应在小幼虫在蛀荚前,集中在花上为害时进行;防治在辣椒上为害的烟青虫,应在幼虫3龄前,为害顶梢和花器时进行。一旦这些害虫蛀入果实中后,便无法防治。除钻蛀性害虫外,对那些能够造成卷叶、虫瘿的害虫,也应遵循相同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