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花叶病毒病于1935年在欧洲首次发现,目前已成为世界性病害。它不仅侵染美洲黑杨及细齿杨,也危害意大利各无性系杨树,已成为当前各国杨树生产中的重要病害。我国于1979年在北京首次发现该病,到1981年在山东、河南、河北、湖南和湖北等省的栽植区均有发生。有的地区发生较严重,如湖北省潜江县苗圃,一年生斯皮斗杨树花叶病危害株率达100%,病情指数达0.75,该病为系统侵染性病害。危害形成层、韧皮层和木质部,使木材结构异常,生长量下降30%。患病严重的树木,叶片宽度窄1/4~1/3,叶片长度短1/2。 1发生症状 发病初期在植株下部叶片上出现点状褪绿,常聚集为不规则少量橘黄色斑点。发病后期,有黑色坏死斑点着生于叶柄,基部周围隆起,叶片皱缩,变得厚硬,叶脉透明,甚至变为畸形叶片,嫩枝或顶梢的皮常形成破裂,严重者植株变形萎缩,顶梢干枯。 2病原 杨树花叶病毒病病原为杨树花叶病毒。该病毒耐高温,致死温度为75~80℃,稀释终点10,体外存活时间不超过7d,沉降系数为156s,稀释限点10-5。与同属的忍冬潜隐病毒有血清关系,与同组的其他病毒无血清学关系。 由于杨树花叶病毒的致死温度较高,温度不是限制其在我国扩散蔓延的因素。我国长江南北许多地区已有该病的发生,其在我国可能发生的范围较大。在杨树内部则为系统感染,杨树的所有组织等均受侵染,发病后难以防治。 3发病规律 带毒植株是病毒主要的越冬场所和初侵染源。再侵染源是当年病发植株。主要是蚜虫传播。在苗圃中,病叶从春到秋均能发生,新稍增多的季节是发病高峰期,多在6―7月病害开始发生,8―9月病情发展较快。 杨树的不同种、杂交组合或无性系对此病毒的抗性差异很大。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抗病类型对该病毒免疫,但是接种时可引起叶绿体细胞的畸形;耐病类型虽然可感染病毒,但症状表现不明显甚至不表现症状;感病类型病组织中病毒粒体浓度较高,表现出明显的生长衰退和叶部症状。一般黑杨派比青杨派受害重。 杨树病毒病的危害影响与树龄成反比,树龄越小,症状越重,造成的损失也越大。土壤肥沃湿润发病较轻,反之则发生严重。 4传播途径 杨树病毒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种条及根部的自然接触,其中,人为调运种条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树与健树的根部接触传病也已被试验证实。 5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管理,加强检疫和预测预报,控制苗木蚜虫危害,消除病株。这是防治杨树花叶病毒病的重要手段。二是在产地检疫中,发现疫情,应对病株喷施0.1%~0.3%硫酸锌溶液,用药量为0.75~2.25kg/hm2,或将感病植株周围1~3m范围内的植株全部拔除销毁。三是控制苗木蚜虫危害,及时消除病株,在苗木培育阶段,必须严格控制蚜虫,减少传播媒介,减轻病害程度,避免苗木带毒大面积扩散。发现带毒病株及时清除,集中销毁,减少毒源,清除杂草,减少蚜虫栖息的场所,以减少传毒媒介的密度。在集中培育苗木的地区,采用物理方法防治蚜虫,如使用银灰色塑料膜,或用无毒高脂膜浓乳剂200倍液。遇蚜虫发生,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25%甲萘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选择其他高效、低毒的药剂喷雾,杀灭蚜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