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黑星病,又叫桃疮痂病、黑点病,果农称其为“黑屁股”,是桃树常见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随着气候的变化,黑星病在我县发生逐年加重,一般果园发病率10-30%,严重田块发病率达到40-50%。黑星病除为害桃外,也为害李、杏等果树,因该病潜伏期长,前期果实小,病斑不易被发现,群众忽视防治,后期症状显现时,药剂防治效果差,造成商品果率大大下降,树体营养生长衰弱,抗逆性下降,严重影响桃的经济效益。 1危害症状 桃树黑星病属担子菌亚门真菌,主要危害果实,也能侵染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时先在肩部产生暗褐色圆形小点,后逐渐扩大至2-3毫米,呈黑色痣状斑点,后期病斑聚合成片,严重影响果实外观品质。当病部组织坏死时,果实仍继续生长,黑色痣状斑点仅在表皮组织分布,病斑处常出现皲裂,呈疮痂状,严重时造成落果,丧失经济价值。叶片发病开始于叶背,先形成不规则多角形灰绿色病斑,后期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引起落叶。病菌侵染枝梢,病斑初期呈椭圆形浅褐色,后期变为黑褐色微突起。 2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枝梢病部或芽的鳞片中越冬。第2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降雨后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萌发后借风雨传播,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5-6月份为叶、梢病害盛发期,病菌侵染果实时潜育期可达40~70天,一般6月初果实开始发病,6-7月份为盛发期。该病的发生与气候、果园地势及品种有关。其主要表现为: 2.1品种:中晚熟品种发病重于其他早熟品种。 2.2地势:在我县渭河滩地、地势低洼地、河滩下湿地发病重于其它地区。 2.3栽培管理:凡果园栽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不良,则发病重;田间管理粗放,氮肥使用过量,有机肥使用不足,杂草丛生,田间湿度大也会造成发病重。 2.4气象因素:4月底至6月份的降雨次数、降雨量是影响该病发生和流行重要条件。4-6月份降雨次数多,降雨量大,湿度高,发病重,反之则轻。 3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桃树黑星病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本着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化学防治”为重点的防治方法。 3.1农业措施 3.1.1栽植抗病早熟品种。经调研,在我县鲜桃生产中,油桃中的“中油4号”、“中油5号”对黑星病抗性较好,主要是可以避开后期阴雨天气。 3.1.2选好栽植园地。栽植桃树应选择在川道灌区,塬区沙壤土和水利设施较好且排水畅通区域,避免选择渭河下湿地、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带建园。 3.1.3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①做好冬季清园工作。结合冬剪,及时清扫落叶,剪除病枝梢,全部收集带出园外烧毁,消灭越冬病源。 ②合理夏剪和负载。加强内膛修剪,去除密挤、徒长的内膛枝,疏除外围过密、过旺、直立生长枝条,促进通风透光,降低果园湿度,创造不利黑星病发生的环境条件,以减轻发病;五月份以疏除未结果枝条,回缩过长的无果枝为主,剪除过多嫩梢,对旺枝摘心。六至七月份及时对徒长枝和生长过高的枝条留1-2条副梢进行剪梢,无副梢的留10厘米左右剪梢。合理负载,根据树龄和树势留果,早期适当疏果、定果,均衡挂果量,克服大小年,防止果树早衰。 ③增施有机肥,实施配方施肥。秋季结果树每株可施生物有机肥1千克和配方肥1-1.5千克;生长季节结合病虫害防治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增强叶片的抗病性;对于旺长树,可在6月底-7月份喷施果树促控剂150倍控梢促花同时提高果面光洁度。 ④持续阴雨天气,应及时做好果园排水及田间除草,降低田间湿度,改善田间生态环境。 ⑤提早套袋。对于中晚熟品种沙红、秦王桃等,在6月上中旬开始做好果实套袋,起到防病虫、保果面、防日灼的作用。 3.2药剂防治 3.2.1休眠期清园。果树冬剪后和萌芽前,可用48%毒死蜱乳油800-1000倍+80%硫磺水分散粒剂600-800倍喷雾;或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全园淋洗式喷雾,以杀灭越冬病菌,降低越冬菌源量。 3.2.2生长期防治。提前做好预防保护,在落花后半个月、幼果期可用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每隔10-15天,交替使用2次。关键时期及时喷药防治,可用40%氟硅唑乳油8000倍、80%戊唑醇水分散粒剂8000-10000倍、30%己唑醇悬浮剂2000倍喷雾,每隔7-10天,交替使用2-3次。 |
|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感谢合作。|种地网|手机版|茶叶知识|肥料价格|农药价格| 耕种帮种植网 ( 桂ICP备14001967号 )
GMT+8, 2024-11-23 00:09 , Processed in 1.003784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